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

像林书豪一样用兴趣成就“疯狂”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d53ce101014swt.html


        林书豪神奇的背后是热爱与坚持
       2012年伊始,NBA“哈佛小子”林书豪横空出世,最近一期《时代周刊》甚至为他造了一个新词“为林疯狂”(Linsanity)。他在赛场上表现卓越,带领着球队取得了连胜的成绩,说他是2012年NBA赛场上最耀眼的新星,并不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故事,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的传奇,首先在于他对篮球的热爱,以及为此付出的不懈追求。
   追逐自己所喜欢的,坚持不懈。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随时可能中断。第一个障碍是林书豪的妈妈,她在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一直坚持传统的台湾教育理念,敦促林书豪勤加练习钢琴,以后成为一个医生。幸好计算机工程学博士毕业的林爸爸林杰明坚持让林书豪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完全没有想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如果那个时候他说自己不喜欢这个运动,那么我不会强迫他做这些事情。”林书豪家庭的做法和我们很多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灌输他们很多知识和技能,甚至有时只是家长自己的梦想。好在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疯狂地热爱,并且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后,他做到了风雨无阻的坚持。林书豪小时候的身体条件可能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但他的父亲林杰明在林书豪身上发现了狂热的篮球血液,于是他没有要求孩子努力成为医生、律师,而是在自家的后院安装了一个篮球架,此后这里便成了林书豪的乐园。培养兴趣只是其一,更难得的是不懈的鼓励和坚持。林书豪高中时的教练迪彭布洛克说:“父母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他们能做任何事,大多数人只是说说而已。但林书豪的母亲是真的这么认为,因此他才会这般自信。”
    在哈佛篮球队,林书豪并没有马上成为“明日之星”,相反,他还常常被人取笑,当他在球场上发挥不如人意时,身高、种族等等偏见会被人拿来说事,有人会在球场上对着他喊,“小矮人”、“戏剧社在隔壁”……在此后几年的求学历程中,林书豪慢慢用实力证明自己。林书豪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时,父母接受了儿子去闯NBA而不是读MBA的决定。NBA选秀大会失利后,林书豪一度很失落懊恼。但父母依然支持儿子的选择,告诉他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历经金州勇士队、休斯顿火箭队、纽约尼克斯……林书豪走得磕磕绊绊,几经沉浮。他的经历是一部极好的案例:追逐自己所喜欢的,坚持不懈。只有做有兴趣的事,才会什么都不怕。千万别以为林家也为孩子设计了一条丁俊晖式的造星之路,直到林书豪大三决定冲击NBA以前,他父母从没想过儿子会成为职业球员。妈妈吴信信笑着说,“没兴趣,就没有意义了。只有做有兴趣的事,才会什么都不怕,才会有决心把一切做到最好。”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对,还有梦想。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这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而仅仅是一种精神品质。
         
           你的兴趣比别人眼里的高薪更重要
   另一个故事:耶鲁高材生不做工程师做大厨
   除了林书豪,最近还有一个华裔很火,就是这次招待我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美国国宴掌勺蔡明昊。有趣的是,这两个人的教育背景和成名路径还很相似。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却在篮球界成名;蔡明昊毕业于耶鲁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却在厨艺界成名。两个名校毕业生的经历或对我们有所启示:孜孜不倦地追逐兴趣有多重要?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务院设宴款待到访的我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午宴的主厨正是美籍华裔蔡明昊。第二天,这个大厨的照片登上了各大媒体。蔡明昊从小就喜欢在自家的中餐厅里观察大人们干活。在家族企业的熏陶下,他从孩提起就对烹饪产生了兴趣。多年后,蔡明昊到了申请大学的年纪。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父辈的专业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后,他报读了父亲的母校——耶鲁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不过,蔡明昊最终没有从事与此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从小就热衷的烹饪事业。他曾前往法国进修厨艺,回到美国后又申请研读酒店管理和餐饮营销专业硕士。此后,他在美国多家高级饭店从事餐饮管理和厨师的工作,师从各地名厨。经过多年的历练,他逐渐做到对全球美食烹饪方法融会贯通,1998年,蔡明昊在波士顿开办了自己的餐厅,并开始在电视食资讯品频道上主持“东西方交汇”美食节目。在电视节目中,他深入浅出地解说欧洲菜肴和亚洲菜肴的融合烹饪手法,广受欢迎。因为儿子有食物过敏症,蔡明昊非常关注顾客的就餐安全。他在菜单上列出每一项食物的烹调用料、可能造成的过敏症状,这一举措在美国首开先河。2010年,餐厅所在的马塞诸塞州成为美国第一个规定饭店必须为就餐者提供食物过敏源、过敏症方面的提醒和指导的州。
   
     追逐兴趣有多重要?
   林书豪、蔡明昊的求学与成长经历,在国内外都很普遍: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甚至大相径庭。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均是名校毕业,无论是经济学,还是机械工程专业,都足以为他们谋得一份好工作,但两人都进入了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的行业:篮球、厨艺界。高薪厚职虽然诱人,但却可能让居于其位的人身心俱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有理想定位,并为实现理想奋斗。当然,实现理想也是艰苦漫长的,考验人的毅力和意志,林书豪和蔡明昊的经历就可说明。按传统的观念,人们会问:“你干这一行,那么大学的专业岂不就白学了?”其实也未必,并不是说大学多年的专业学习,仅仅因为与兴趣和现任职业无关,就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和金钱。你的知识和专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会是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就如篮球职业运动员林书豪,希望通过学习经济和社会学,学以致用,在日后帮他实现作牧师的理想,让他有能力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开拓视野,接触尝试,多学科的结合也许会为我们谋得更多的收获和发展。资讯匆忙时代很多人把自己的兴趣丢了

     你还有多少时时时间间间是真正留给自己的?
 
   英国Hotmail公司一项调查显示,人在33岁时工作最多。33岁人中,三分之一把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压缩到仅5小时;三分之二每周泡在办公室的时间超过38小时。60%调查对象被迫面对双倍工作量和应酬,他们设法挤出时间安排所有事情。56%调查对象通常要把工作带回家完成。忙完工作和家庭,33岁人平均每天仅剩1小时留给个人爱好。其中,两成人忙得根本无暇出去逛逛或参加社交活动。九成33岁女性认为自己比同龄男性更忙,原因是她们要“忙乎”晋升、结婚和组建家庭。重重生活压力下的中国人亦是如此。匆忙之中,亲情的表达变成了一道程序;友情被铺排成前行的阶梯;爱情有如快餐式的品茗,并在天平上寻求着它的平衡。匆忙之中,也曾去探问花草与名胜,然而,大自然的恩赐装点着践踏者的门庭;灵感与慰藉换成了附庸风雅的无知与鄙陋。匆匆的脚步代替了心灵去游历这个世界,最后只空留“到此一游”。匆忙之中,忙不择路,趋之若鹜,为的是攀荣求富;绞尽脑汁,不是为了思想,只为了追逐别人的追逐。忘记了审视自己,学会了寻找借口;忘记了自己是谁,学会了冷漠与麻木。浮生若梦,可否想过,人生本不是一味收获的旅程,有谁不是在放弃中选择与前行?

     没有趣味的时代,我们急需生活的艺术。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有基督教团体对香港人做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将家庭放在第一位,追求梦想放在第二位;但一到40岁至50岁的年龄组别,家庭还是第一位,但追求梦想已经放到了最后一位。中国人日益病重,连国学书籍《儒家修身九讲》都在煽情:“当我们每天拖着疲惫的心灵上班,带着深刻的焦虑下班,感情、婚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问题,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哀叹为什么活得这么累时,也许该问一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教会我们一门生活的艺术,让我们从小学习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把握正确的生活方向,创造精神的幸福和快乐?”

   在物欲时代,每个人都被迫成为理想与现实的共同体——在便利店打工的文学中年实现过诗歌梦,卖猪肉的博士实现过大学梦,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实现过出国梦,破产的师奶有过股票梦,经历过100次相亲的老处女有过豪门梦,依然藉藉无闻的超女有过成名梦,中国人迷信过鲁迅文学院、新东方、《梦想中国》,但更多追梦人还是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或许应寄望社会变好,顺便改善个人处境。但在整个社会都找回热望、情趣与痛感之前,我们不妨先进行“Work-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自我复健——你可以和父母在马路上散步,你可以边听交响乐边擦洗地板,你可以边做饭边写日记,你可以与同样大腹便便的同事新组乐队……中国前所未有地需要生活的艺术。
   兴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宝藏
清华前任校长顾秉林和学生分享过一个安徒生的故事:安徒生从小就梦想成为数学家,遗憾的是,他是班上心算最慢的学生;后来安徒生喜欢上了表演,梦想成为表演家,但他发现自己面对公众时非常胆怯。安徒生只好去当了一名海员,航海无聊时,他就把所听、所看写下来,慢慢写出了很多深受大家喜爱的作品。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兴趣原来在创作上。顾秉林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发现特长在哪里。“现在中国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埋头苦读,忘了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实际上,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更需要坚持。”顾秉林举例说,清华大学机电系曾有一个学生,很聪明,中学阶段很多小发明都获了奖,后来通过自主招生进了清华大学。该生进校后,只要有发明创造方面的比赛都能获得好成绩,但是他的理论考试很糟糕。为此,该学生的母亲非常着急,找到老师要求给孩子补理论课,要求孩子一定要通过考试顺利毕业。顾秉林说,其实有特长的学生不一定进了高校才能成才,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母亲逼孩子学理论课的做法,很可能毁了未来的“比尔盖茨”。如果让这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专注于发明创造,倒更有可能成功。
  
  工学博士辞职当歌手,只为音乐梦想

孙逊是搞激光研究的工学博士,曾经的理想是当一位响当当的科学家,但现在他被称为“中国史上拥有最高学历的工学博士歌手”。他曾经辞去月薪2万的工作去追寻自己的音乐梦,几年里四处碰壁,最潦倒的时候每天涮大饼吃蔬菜,流浪到酒吧去演唱。酝酿6年,他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他相信自己的专辑能卖到100万张。“我喜欢做科研时就做了科研,喜欢写歌的时就写了几十首歌,喜欢唱歌的时就做了唱片并开始演出……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歌手访谈时,记者问我的教育背景,我如实说了,结果招来了这么多议论。”孙逊曾就职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协助片区经理接待客户。早晨陪客人吃早茶,然后带到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之后再安排午饭;下午继续交流,晚饭继续陪吃,然后去看节目;晚上陪吃宵夜后,送客人回去睡觉——这便是孙逊每天的工作内容。此间,这个“想法多多的博士”会偏着那颗爱思考的头,没头没脑地向同事们发问:“你觉得每天这样活着有意义吗?”孙逊说,在此之前他已常常失眠。老是想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要做的事。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段旋律,歌词也一串串蹦出来。他当即爬起来,完成了自己平生第一支创作歌曲《别再想》。“情感有了出口,就不再郁闷了。不是我选择了音乐,是音乐选择了我!我找到了自己。”自那以后,孙逊把所有对生活的感悟都用音乐来表达。在深圳“华为”实习期刚过,孙逊已写了13首歌。当他在饭桌上向同事们说了“要当歌手”的想法后,向他敬酒的大伙感慨了一句:“总得有人疯一疯!”结果,这句话成了孙逊的第14首歌。次日,孙逊便辞去了“华为”月薪2万的工作,拉上全部家当,唱片,吉他,电子琴,开始了他的音乐流浪之旅。2000年,孙逊来到北京。在一个师弟的房子里,他建立了一间小型音乐工作室,开始苦练电脑编曲和作曲。无收入来源,他负债累累,每天涮大饼就着蔬菜吃,最后“流浪”到酒吧演唱。半年后,他成了一个网站的音乐总监。再后来,他开了家自己的公司。虽然始终认为“生意是副业,音乐是主业”,但孙逊没想过自己经商会成功。经过4年的努力,公司居然拥有了几十家IT和娱乐业顶级跨国公司作为签约客户,他也因此有了丰厚的利润。于是,便有了他自己投资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多些时间给自己》。
 
   追随兴趣 开辟人生快乐的自留地
 
   或许,大多数人依然不能把个人兴趣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去追求,但这并不影响那些兴趣爱好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快乐。人生再奔波,也别忘了珍惜这块幸福的自留地。下面这位作者的自述,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我的兴趣爱好特别多,在我的人生道路中,酸甜苦辣都经过,唯独兴趣爱好始终让我快乐无穷。我上中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中期,教学不正常但学校里却到处是“复课闹革命”的标语,闹革命论不到我这“黑五类”,因此本人乐得逍遥,花2
毛6分买了支笛子,花3元2毛5分买了个重音口琴,管它春夏与秋冬,独自闷头练习至中学毕业,口琴基本上学会了所有吹奏技巧,笛子也可自我陶醉吹吹独奏曲“扬鞭催马送粮忙”,命运轮到我去当知青下乡改造思想了。在棺材板做木料盖的房子里,干完农活的我依然通过玩这两样简单乐器缓
解劳作的疲惫,慰藉苦闷的心灵。当知青一年后,意想不到的好事降临了,公社文艺宣传小分队让我去吹笛子,我乐得屁颠屁颠的靠“吹”混口饭吃,还在小分队找到了中意的姑娘——现在称作夫人的她,爱好的高回报是爱情,笑不动!
在小分队的日子里我又学过吹锁呐,拉二胡,弹杨琴,同时用吹笛子赚来钱买了个小提琴,向“插友”(同命人)学习,到结束知青生涯时, 琴演奏水平从刺耳杀猪声降低至杀伤力不大的锯木声,是乐器让本人忘却了当知青的苦难。恢复高考使本人重返学生时代,每逢周日学生宿舍空荡荡时,本人总会用乐器自娱自乐,遇到学校联欢会,是我出风头的时机,与另一同学的口琴二重奏所能获得的掌声,每次都是空前绝后,气势磅薄,帅呆了也。我的第二大爱好是摄影,在我参加工作后,第一笔大花销就是买了个海鸥4B照相机,没几年又买了个海鸥DF-1单反相机,当时拍黑白照然后自己冲印放大,也愉悦得无言以表,这爱好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现在经常自己开车约朋友出去采风,然后煞有介事修图发帖,忙中作乐,也让自己增加些活动锻炼身体。我的第三大爱好是玩音响,音响器材从独眼龙(单喇叭录音机)、四喇叭收录机、音乐中心一直玩到自己配了几套音响,玩音响可是我最烧钱的爱好,音源有CD、LD、及两台DVD(一台纠错码、一台纠刻划伤)。玩音响讲究音色还原、声场效果,因此连买房也得时时考虑音响摆放能否达标,当时LD碟片300元左右一片,1000元只能买上三片,本人为爱好毫不吝啬买了一大迭,后来的DVD大片本人也买了两柜子,可能您会问“为爱好花这么多钱值吗?”值!因为我会一些乐器,在工作之余听听音乐是至高享受之际唱唱卡拉OK、为歌星伴奏伴奏让我重拾斗志。举个例子吧。四年前因出厂产品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本人负领导责任接受降职处理,公司总工程师要给我换环境,部门领导死活不放人,胸闷呀!我在感叹、感慨中细听音乐沉思,用卡拉OK发泄悲愤,看大片运作联想,悟出一条继续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在不可内退、不可买断情况下,用自己的能耐出山挣钱。本人利用双休日这里当顾问,那里搞攻关,一下子挣了几年才能在单位得到的薪水总和。有一次,一个六千人公司请本人去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本人只花45分钟挣了2万。对于钱财的追求本人始终不太热心,高质量的生活不可能光靠钱财来实现,但为爱好而付出,我却是热情不减,只因为爱好是我快乐人生的源泉!
   热忱是一种人生境界
专注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昨晚开车听收音机,有一篇文章让我颇有感触。这是一个爸爸写给儿女的信。上面说,世界上从来没有因从众和模仿别人而真正成功的,真正成功的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感觉去做,一心一意去做,了解它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按你自己的判断去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其实,做之前不用去问这一行能不能做,这个时候能不能做,而是你自己觉得这个事值不值得你做,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有些事不用问年龄,小孩子只要专注于一件事,一样能成功;老人家只要专注于一件事,也一样能成功;有些事不用问是不是高级、尊贵,厨子师傅和擦鞋的一样可以登高雅殿堂;有些事不用问是不是流行,过时的东西一样可以找到拥趸,而且因做的人少,反而没价格战。找到自己的兴趣,专注地去做。这就是这个爸爸给他儿女的忠告。
  痴迷追求不改其志,便是热忱的境境界。
 热忱的境界,就是一生痴迷于某一种食物,终不改其志。贾岛痴迷于作诗,留“推敲”之典故于后人,终冠“诗鬼”之名;张仲景痴迷于医术,尝百草而创《伤寒》,被尊为“医圣”。这种痴迷就是一种境界,这是热忱的境界。一个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只做好一件事就能够创造光辉成就。因此请坚信,如果你对某一事物产生痴迷,请你坚持这种痴迷吧,只有你才能突破前人的成果,最终摘得这一领域的桂冠。
 热忱的境界,就是一种对事物的专注情感,其高度集中的意志力,其百分之百的投入,一定会获得机会的垂青,无可避免的走向成功。孔子拜师学礼,三月不识腥味,最终成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居里夫人倾心于化学实验,百折不挠,终于发现了新元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专注地悟道清除一切杂念,成为一代佛祖。这种专注就是一种境界,这是热忱的境界。热忱的境界,就是经过不懈的奋斗和求索,不断的磨练和求精,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徐悲鸿画马,何止千万次重复,最终画出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马,他掌握了画马的灵魂,成为一代画马宗师;张衡立志于地震研究,实地考察,刻苦实验,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这种精通是一种境界,这是热忱的境界。我们所崇拜的人物之所以成为佼佼者,是因为他们在所从事的领域中付出了百分之百的激情,从而因精通而达到成功的彼岸。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热忱的境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